为夯实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一体化治理基础,实现“到2025年,梅江区全域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化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的工作目标,2025年4月,梅江区分类办联合6个镇街业务骨干,深入金丰村、清凉村等67个行政村,开展为期20多天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摸查工作。
多维调研:精准掌握基层治理底数
工作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勘查及入户走访,从组织架构、宣传成效、设施配置、收运体系四方面,全面摸查各村分类工作推进情况。重点核查村级责任落实、宣传氛围营造、投放点建设运维及“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体系运转实效。经核查,90%以上村设置了垃圾分类投放点、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覆盖。
建档立卡:构建动态管理数据库
此次摸查建立“一村一档”详细台账,涵盖人口规模、投放点布局、清运频率、宣传成效及现存问题等基础数据,建立67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档案。通过“检查即建档、问题即录入”的动态管理模式,形成可视化数据图谱,为分类政策精准落地提供量化支撑。
AI赋能:智能诊断破解治理难题
依托AI智能分析系统,对各村档案数据进行建模分析,精准识别两类突出问题:共性短板集中在宣传动员不足(如全区86%村存在标识错误、模糊,超90%村宣传氛围不足、宣传方式单一)、设施规划不合理(如45%左右村投放点间距过密或过疏,大村投放设备资源紧张、小村投放设备资源闲置的问题);个性问题包括部分经济薄弱村运维经费短缺(如黄坑村和金丰村投放设施破损率超90%)、偏远村清运频次不足,夏季污水横流现象突出等。
闭环管理:压实责任推进长效治理
针对摸查发现的存在问题,区分类办现场反馈整改建议,并将发放整改意见函,建立“问题销号台账”,要求镇街15个工作日内完成首轮整改。同步启动“回头看”机制,通过不定期巡检与数据比对,确保问题“发现—整改—提升”全闭环。
此次摸查工作为梅江区构建“数据驱动、精准治理”的农村分类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区分类办将聚焦“一村一策”制定、优化2025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重点突破科学管理、宣传发动、分类设施、分类效果四大瓶颈,扎实推进2025年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