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梅江 > 现代梅江 > 经济发展
2020年梅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1-06-29 11:38:31  浏览次数:-
【字号:

2020年梅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梅江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1+9” 和市委“六争六补”“123456”工作部署,区委“1158”“1+3+5”“一带三园四城五基地” 思路举措,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区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一、

  经梅州市统计局统一核算,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1070973万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288万元,比上年下降11.7%,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34.9%;第二产业增加值319449万元,比上年增长5.5%,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97.0%;第三产业增加值666235万元,比上年下降0.5%,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2.1%。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8:29.8:62.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570万元,比上年下降15.3%。

  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1%,上升2.1%。市区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1.4%,上升1.4%。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40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958人,登记失业率2.36%,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全年组织劳动力培训12805人。

二、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146830万元,比上年下降11.5%。其中:农业产值101467万元,增长8.0%;林业产值15033万元,增长216.1%;牧业产值19554万元,下降72.3%;渔业产值8065万元,增长10.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710万元,增长8.7%。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0251亩,比上年增长26.4%;水稻播种面积41024亩,比上年下降3.4%;蔬菜种植面积68275亩,比上年增长5.0%。

  全年粮食产量23189吨,比上年增长19.1%;其中稻谷产量 16916 吨,下降6.5%。经济作物产量中,蔬菜产量110208吨,比上年增长4.3%,花生产量1205吨,比上年增长5.5%。

  全年水果产量40196吨,比上年下降13.4%;其中柚子产量  21157吨,比上年下降5.0%。茶叶产量2641 吨,增长 103.6%。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565 吨,比上年下降70.3%。其中:猪肉产量2048 吨,比上年下降79.8%;禽肉产量1874 吨,比上年下降60.8%。全年水产品产量7471.6 吨,比上年增长36.23%。

  全年完成造林更新面积1.31 万亩,完成森林抚育6.08万亩。年末森林覆盖率达 72.16%。

三、工业、建筑业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41016万元,比上年增长5.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加值235487万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五大支柱工业产值866748万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9%;电器机械制造、医药制造、水电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分别下降8.9%、4.3%、14.8%、14.5%。其中东升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完成800692万元和203946万元,分别增长8.7%和9.1%。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制企业产值604281万元,比上年下降0.5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 334408万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产值2328万元,比上年增长4.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51505万元,下降6.7%;重工业产值889511万元,增长6.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449 万元,比上年增长36.8%。

  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234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4%。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1个,实现总产值432683万元,比上年下降5.7%。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70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 93 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同期下降22.1%。按城乡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2.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为0。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为26833万元(上年为0),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3.6%,其中: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4%,比上年下降13.6%。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5.0%。

  全年完成项目投资比上年下降8.6%;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8.7%。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013135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0%;实现商品房销售额700573万元,比上年下降6.3%。

五、交通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33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0%。完成货物周转量20407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6%;完成旅客周转量22606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62.9%。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363.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0.3%;实现旅游总收入113.16亿元,比上年下降31.47%。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020年末,全区各类旅行社 29 家,比上年增加1家。已评定的星级饭店7家,其中:五星级饭店 2家,四星级饭店 1家;A级景区2个。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9563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96212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8%;餐饮收入8744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1%。

七、对外经济贸易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80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9%。其中出口总额10654万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9%。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1.96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0%。

八、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6.23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0.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2.66亿元,比上年增长6.7%。贷存比为54.2%。

  全年人寿、财产保险保费收入3668.7万元,比上年增长6.2%;赔款支出金额1304.38万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1047件,比增76.3%,其中:发明188件,比增116.1%;实用新型741件,比增73.5%;外观设计118件,比增47.5%。专利申请受权量555件,比增42.7%;其中:发明33件,比增94.1%;实用新型444件,比增43.2%;外观设计78件,比增25.8%。年末全区拥有国企事业单位各类科学技术人员4089人,其中高级职称859人;中级职称2305人。

  全区共有独立设置幼儿园92所(其中:公办性质幼儿园12所,民办性质80所),在园幼儿人数16728人;完全小学28所(其中:民办3所),小学教学点3间,在校学生3840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普通中学14所,其中: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其中民办2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7706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高中毕业生升学率100%;职业高中3所(其中:民办职业高中2所),在校学生237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39人。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全区有区级文化馆1个,街镇文化站7个。年末图书馆藏书达158.36万册,比上年增长12.5%。全年开展送戏下乡演出17场、送书下乡101场。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2个,其中区级医院2个,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病床位803张,卫生工作人员196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21人,注册护士569人。

  群众体育运动深入发展,全年举办运动会2次,参加人数2719人,各协会举办区级群众性竞赛25次,参加人数1.58万人。

十、人口、环境与人民生活

  全区年末户籍人口358261人,其中:女性 180897 人。按计生口径户籍人口出生率9.65‰,死亡率6.34‰;自然增长率3.30‰。

  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力抓好重点环境保护问题排查整治,综合防治大气、水、土壤污染,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清凉山水库、梅江饮用水源地及主要河段水质达标率100%。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20年全区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09元,比上年增长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98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2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4.2%,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0.1%和2.1%。

  全年全区有57099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下降19%;39095人参加失业保险,比上年增长6.7%;57881人参加工伤保险,比上年增长13.0%;66309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比上年增长30.1%;58723人参加生育保险,比上年增长45%;59383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比上年增长0.3%;219860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比上年增长2.5%。

  年末全区共有民办养老院14家,床位1288张;敬老院5家,床位908张;社区服务设施129个。年末全区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658户3112人,比上年增加17户259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292万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城市低保标准772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772元/人/月,分别比上年提高了67元/人/月。


注:1、本公报中2020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由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增速为可比口径。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统计标准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2012年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2013年起按照新的调查口径对外发布城乡一体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分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由于新老调查方案在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城乡划分标准、样本抽选、计算和汇总方式、指标口径等方面变化较大,改革后新口径数据和旧口径数据存在不可比的差异。从2015年起,“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更名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相关历史数据已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修订。

  5、数据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专业技术人员数据来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区医疗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公路、旅客和货物周转量数据来自区交通局;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数据来自区科工商务局;金融数据来自梅江四行一邮储; 保险数据来自人保财险梅江支公司;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专利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旅游、体育、图书数据来自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卫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梅江分局;低保、社会救助数据来自区民政局;水资源数据来自区水务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区生态环境局;林业数据来自区农业农村局;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