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梅江区城北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发布时间:2024-12-23 08:54:55来源:本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城北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代表提出意见。
2024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城北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镇域经济平稳运行。2024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总产值为21755万元,同比增长7.97%;限额以上批零企业累计销售额为80509.6万元,同比下降13.3%;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累计销售额453.8万元,同比下降22.7%。圆满完成2024年招商引资任务,茂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区域性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广东春天汽车集团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梅州市康展再生资源等项目相继落地。
——产业发展扩容提质。一是积极筹建强镇富村公司,率先在上村、扎上、扎下、群益成立强村公司,整合上村大米、玉西灵芝、群益枇杷、扎上花卉等农特产品,推动城北“农字号”融湾入海。2024年,城北镇还成功入围广东省创新型专业镇(商贸类)建设名单,成为全区唯一入围的镇(街)。二是积极对接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技术指导,推动岭上水产向精细化养殖迈进,做大做强“客都草鱼”品牌。三是借力驻镇帮镇扶村团队和“产业村长”,抓好航空稻、水果玉米、广藿香、肉鸡肉鸽养殖、灵芝种植等基地,并帮助建成干光村二期,银营村、上村村三期等光伏项目,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
——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截至目前,市重点项目海吉新城农副产品商贸物流园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有序推动梅江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梅江区城北镇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固投项目。
——改革赋能取得实绩。扎实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目前,城北镇连片集约土地新增313亩,合计2023亩,完成率102.90%。城北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区复垦顺利通过市级验收,成为全市第一个完成验收的建设用地整理项目。积极推进扎上村、玉西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工作。围绕年底前每个行政村至少1户农户搬迁至圩镇或城区,并自愿退出宅基地的工作任务,对老屋危房、削坡建房户等进行入户摸底,了解村民搬迁意愿及诉求,及时制定搬迁清单。
——镇村建设加速推进。一是完成重点区域房屋风貌整治和国省道沿线房屋风貌整治目标任务。截至12月18日,城北镇“三拆除”任务数为1266处,累计拆除1140处,拆除率为90.05%。二是按照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要求,扎实谋划并推进《城北镇美丽圩镇规划设计方案》;基本完成扎上乡村振兴示范点和扎田河美丽河道打造;升级改造美丽示范主街五洲路延伸段梅正路,全力答好人居环境建设“四道题”。三是探索“四有”工作法,打造“乡贤林”“侨心林”“巾帼林”等主题林,共种植各类乡土树种16300株,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基层治理持续优化。立足“百千万工程”依靠“百千万群众”定位,通过举办梅江区首届“乡村慢跑节”(城北站)、城北镇“贺岁杯”足球联赛等文体活动,凝聚群众认同感,营造村民干事创业良好氛围。相继举办乡贤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凝聚乡贤、企业力量,主动筹措资金,将全部用于“百千万工程”项目建设中。今年以来,累计发动1200多名群众捐资捐地,用于修建道路、桥梁、植树等民生实事。面对今年强降雨天气,及时组成应急队伍转移群众1145人,有力保障了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扎实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截至当前,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4宗,其中移送1宗。受理消费者申(投)诉、举报9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2万元。2024年,共调处各类民事纠纷212宗,调解率100%,有力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2024年即将进入尾声,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近两年,我们的工作任务、工作压力和工作挑战都是空前的。值得欣喜的是,我们依然能稳中求进、进中促优。现阶段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科学指引,离不开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强力支持,离不开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倾心付出,更离不开社会各界及离退休老同志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城北镇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年以来,城北镇各项工作虽然都井然有序,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也同样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镇村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二是镇一级刚性支出较大,缺少稳定的经济收入。三是农房风貌管控方面,铁皮瓦、赤膊房存量较大;“三清三拆三整治”不够彻底,仍有不少存量。四是本土产业发展面临“人才瓶颈”和“运营困境”,如强镇富村公司和强村公司均需要稳定的运营人才。
2025年目标任务
2025年,我们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用好《梅州方案》带来的政策机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以赴推进城北走好走稳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统筹抓好平台对接,释放区域协调发展活力
抢抓“百千万工程”实施、荔湾-梅江对口帮扶协助、梅龙高铁开通等历史机遇,坚持“引链、补链、强链”,深化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一是加快梅江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二期)土地征收,尽快完成规划面积内既定征收目标,推动更多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二是借力海吉新城农副产品商贸物流园全面落地和城北镇建设创新型专业镇(商贸类),推动企业获利、农户增收;通过以商招商、“四上”企业培育,壮大辖区物流行业、汽贸行业、预制菜行业。三是聚焦改革前沿,加快城北“反向飞地”广州骐丰科技园创新创业示范点建设,推动更多城北农特产品融湾入海。
(二)统筹抓好品牌共建,推动城北农业由大变强
强化“农”品牌建设,推动城北从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转变。拓展强镇富村公司和强村公司,继续借助帮扶团队,争取科技赋农、品牌共建,试种更多高附加值优质农产品,鼓励“产业村长”、强村公司负责人推出多元化的营销模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帮扶城北为契机,争取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群益枇杷”,不断扩大枇杷产业链和市场价值。
(三)统筹抓好镇村建设,推动城北提“颜”增“质”
一是提升人居环境。抓好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三线”整治、“马路圩镇”整治,持续推进房屋风貌整治提升工作,存量清理“三拆除”任务,推动城北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持续抓好畜禽养殖监督管理责任落实整改工作,引导无序散养向规模化、规范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二是突出典型示范。围绕“十项主要目标任务”,全力抓好典型村上村村的村庄规划和项目打造,“以典带面”推动后备典型村建设。三是深化“绿美行动”。有序推进林分优化、河道治理、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等绿美生态建设,持续开展“廿林添绿”行动,建成更多绿美村庄;做好护林育林工作。四是建好和美乡村。持续抓好法治政府建设,提高基层行政执法效能。扎实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和“无信访”村(社区)创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六尺巷工作法”,以高水平稳定护航高质量发展。
(四)统筹解决用地问题,拓展镇域经济发展空间
全力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逐步解决耕地碎片化、非农化和建设用地低效利用等问题。一是推动优质农产品实现集约化种植,集中破解撂荒问题,扩大“一产”规模;二是招引更多工业企业落地,助力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提升“二产”容量;三是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有序推进生态空间修复、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等工作,活化打造玉水古民居、古村落,支持爱丽丝庄园扩建升级,让农文旅等“三产”加速前行。四是切实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加强行政执法力度,全力遏止非法占用土地行为。五是按照“避让优先、应搬尽搬、统筹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尽快完成自然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不断提升防灾避险能力。
(五)统筹抓好干部作风,提高干部履职尽责能力
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开展集中学习、经验分享、召开“比学赶超”现场会等形式,凝聚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积极优化服务意识和营商环境。以落实巡视巡察整改、审计整改和加强作风建设工作为契机,不断优化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不敢为、不愿为”的干部,及时做好谈话提醒。要求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把一个个“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各位代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依靠城北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敢为人先,全力打造粤闽赣边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三产融合示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