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梅龙高铁终于开通了。这是梅州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标志,也是梅江区三角镇抢抓发展机遇的重要风口。
作为梅州中心城区的商业中心,近年来,梅江区三角镇抢抓“百千万工程”实施、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以建设城产融合高质量发展先行镇为目标,积极探索构建“一区两带三园四组团”的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楼宇经济、高新科技产业等新业态,推动三角镇经济社会稳步向前发展。
梅龙高铁建成通车后,山海不再遥远、三角镇发展后劲十足。当前,三角镇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文旅发展、做实民生实事等多方面勤炼内功,以更高标准、更快效率、更好服务,乘势而上,推动该镇加速融湾,建设“产业新城、现代三角”。
以更优服务赢商
立秋已过,暑气未散。在梅江区三角镇,处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奋进景象。位于新塘村的中寰广场川海总部项目,塔吊林立、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夜晚依旧灯火通明。
“目前我们正在赶工期,希望今年能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梅州市川信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泗权介绍,中寰广场川海总部项目计划总投资4.5亿元,拟分3年完成规划、开发、建设、运营办公楼、公寓商业项目,打造江南嘉应新区CBD等业态。
“这里地理位置好、营商环境好。”讲起投资三角镇的缘由,谢泗权直言三角镇有两大“好”。
地理位置好在哪?展开梅州城区地图,三角镇处于“南大门”,近年来,该镇搭乘梅州城市发展的快车,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万达广场、东汇城、万象江山、保利地产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知名企业纷纷落户三角镇。同时,火车站、梅州机场、城区高速路均位于三角镇辖区,区位优势叠加交通优势推动三角镇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可以说,在发展方面,三角镇具备了“天时”“地利”。
三角镇深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紧抓发展机遇,近年来,三角镇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厚植企业成长沃土,以服务者姿态让企业更好地在三角发展、让人才更好地在三角就业。
在招商引资方面,三角镇树牢发展思维,坚持“一把手招商”“乡贤招商”等,积极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和资源,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三角投资兴业。同时,该镇积极推动干部作风转变,设立招商引资小组,从洽谈到落地运营一包到底,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镇挂点领导不定期询问我们项目建设进展,给予政策的宣传引导,积极协调解决问题,让我们坚定了发展信心。”泽山医疗负责人李志芳介绍,在政府部门的关心下,泽山医疗投资产业综合大楼项目顺利封顶。
“针对已落地企业,我们加强培育力度,建立并动态更新‘四上’企业培育库,由镇领导班子一对一挂点服务,并明确每月工作重点和要求,提高服务项目和企业效率。”三角镇副镇长张展晖表示,该镇将持续擦亮“三角服务”招牌、做好招商引资与“四上企业”培育工作,为梅江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镇”能量。
以更优环境迎客
梅龙高铁开通,对于三角镇文旅发展有何促进作用?在梅州客天下景区策划经理饶彬看来,高铁开通将极大地吸引来自大湾区的市民前来体验浓郁的客家文化,也为景区开拓珠三角市场带来了便利。
三角镇名胜风景旅游胜地众多,在“梅江八景”中,位于三角镇东升村的客天下景区与位于三角镇泮坑村的泮坑风景区就占据了两席之地。抢抓高铁开通机遇,三角镇重点推进客天下观光路改造、绿美行动、外立面整治等,打扫好“庭院”迎接八方来客,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走进客天下观光路,曾经杂草丛生的角落经过改造,变成了美丽的小公园、生态停车场;道路两旁原先墙面老旧的农房、裸露红砖房经过一番精心改造,注入了风格统一、白墙灰顶的“客家风情”……
客天下观光路地理位置特殊,不仅临近万达商圈,还是进入客天下景区的核心通道,又是连接城区与三角镇东升村的枢纽之一。今年以来,三角镇向美而行,大力推进客天下观光沿路风貌提升,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提升业态品质。
“目前我们沿线范围第一批可视范围内的农房外立面已经改造完毕,第二批正在向内延伸,由外到里实现整体提升。”东升村党委书记梁和庆表示,同时该村打造了2个停车场,预计能提供至少150个停车位。
“目前观光路缺少令人驻足的购物消费区与客家生活体验区。因此我们在注重优化环境的同时,以此为契机提升业态布局,通过打造客家文化驿站、客家菜馆一条街、夜间经济商业圈等,将客家文化体验延伸至整条观光路,变观光路为产业路、经济带,拉动周边经济。”三角镇党委副书记谢睿锐介绍。
在推进客天下观光路改造的同时,三角镇扎实推进绿美行动,规划建设小公园19个,打造26个主题林点位,种植苗木42000多株;有序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完成1200多户房屋屋顶铁皮瓦拆除与房屋风貌提升,累计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的杂草杂物、积存垃圾2000多处,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以更实举措惠民
“以前在这边过路都得走快点,怕瓷片掉落砸中自己。”在三角镇梅园新村小区居住了十多年的李女士介绍,自从小区改造后,这个担忧解除了。
梅园新村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共有40多栋楼房,由于年份久远,不少楼房出现了外墙瓷砖脱落等现象。“为了让居民安其居,提升居住品质,我们对该小区10栋楼房进行外立面改造,对所有楼栋的楼道进行改造,装设声控灯,让群众夜间上下楼更安全。”三角镇副镇长丘维鑫介绍,目前梅园新村小区已改造完成,近1400户居民从中受益。
梅园新村小区改造项目是三角镇不断用“行动力度”提升“民生温度”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三角镇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创新实施为民服务“1+2+N”工作法,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打造幸福三角。
“我以前在广州工作,现在退休梅江区定居的,家人都在外面,自己煮又很麻烦,邻里食堂15元就能买4菜一汤,好吃又实惠,食材也放心。”讲起利园社区邻里食堂,三角镇居民张伯连连称赞。
近年来,三角镇坚持以民生为本,通过空间换资源,探索“党建+项目”模式,打造“幸福邻里”党建品牌,持续为群众幸福做“加法”。
“邻里食堂采取政策贴一点、租金抵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掏一点方式,通过申请民政部门长者就餐政策补贴、减免租金降低运营成本、企业最大限度给予让利等形式,既让饭堂运营得好,又让长者享受到实惠的就餐价格,实现以小钱撬动大民生。”三角镇副镇长李巧红介绍。
龙东社区谋划“邻里教育”服务项目、坜明村谋划开展“党群服务进小区”、同心社区建立爱心驿站……目前,三角镇20个村(社区)中,有近一半村(社区)已在推进“幸福邻里”项目。
接下来三角镇还将谋划了新一批邻里食堂、邻里文体活动中心、社区教育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南粤家政”服务站、党群议事厅、家庭医疗站、邻里服务驿站、邻里阅览室、邻里共享空间等“十个一”服务项目,与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起,逐步在全镇构建起邻里服务站点体系,让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转载:南方日报、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