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村变了。
“好像在不经意间,村子就变了。”市民梁先生发现,回家路上,道路两旁多了许多鲜花;曾经没利用的空地,变成了停车场;餐饮店也越来越多,很多是没尝试过的新口味。“看到这些变化,真是感慨:村子和我都在变好。”
梁先生的感受,来源于东升村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打造典型村的成效。
近年来,东升村大力攻坚“百千万工程”,围绕“一图一表一策”,以“产城融合,和美东升”为发展定位,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聚力打造产业强村。如今,成果越来越多,变化越来越多,群众的赞赏越来越多。
接下来,东升村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善作善战,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工作,让乡村变化持续惠及于民,持续谱写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和美乡村新篇章。
环境之变
外立面改造带来乡村新风貌
驱车行驶在客天下观光路,惬意感油然而生。温暖的阳光透过树叶,照射在一侧的楼房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曾经杂草丛生的角落经过改造,变成了美丽的小公园。往里走,道路两旁的墙面、老旧的农房、裸露红砖房经过一番精心改造,注入了风格统一、白墙灰顶的“客家风情”。
“改造之后的模样,是不是比原来好看多了?”东升村党委书记梁和庆拿出了两张照片,一张是改造前的,一张是改造后的,向记者展示。
客天下观光路地理位置特殊,不仅临近万达商圈,还是进入客天下景区的核心通道,连接城区与三角镇东升村的枢纽之一。观光路两侧的民居,多为自建房,外表不一、高低不同。早先,由于没有统一规划设计和改造,民房风貌较为繁杂,特色也并不突出。
今年,借着打造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契机,在区里的指导下,东升村对客天下观光路来了一次大改造,将客天下观光路两侧的辅道、绿化带、民居进行统一设计和改造。“思路很明确,首先要突出客家元素,在此基础之上对环境进行优化和提升。”梁和庆说。
推进农房风貌管控,并不是简单的事。“村民们自家的房屋,有些一开始就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设计和粉刷,应该如何在村民愿意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很重要。”梁和庆解释。
为此,梅江区组建专项工作队,由区领导下沉一线包干落实,抽调精干力量会同镇村两级干部推进,听取群众意见、协调解决反映问题。
村民们的积极性进一步被调动了起来。东升村村民、党员叶建春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以前我们村开展农房风貌管控时,我就是第一批响应者、受益者,这次也不能慢。”叶建春笑着说,经过风貌提升,自家90年代的房子如今看起来又跟新房子一样。
数据显示,东升村农房风貌管控已完成提升345栋,重点区域、主要路段沿线可视范围已全面完成,总计54栋建筑外立面及店招全部进行了统一改造。
产业之变
光伏发电稳定又环保
从空中俯瞰东升村党群服务中心,阳光折射下的光伏板很是抢眼。这块“闪闪发光”的板子,不仅改善了党群服务中心大楼的外立面,每年还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这是我们村子的主要产业,用好‘光’资源,收益稳定不说,还很环保。”梁和庆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然而,发展什么产业,对于东升村来说,着实是个麻烦事。“我们地处城乡交界,耕地少,发展种植业不可行,畜牧业也因为环境问题被排除掉了。”梁和庆说。
那么,产业振兴这篇文章,应该从何写起呢?东升村将目光放在了光伏产业上。
村子的地不多,楼房却很多,为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创造了条件。该村便趁着梅江区创建国家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示范县的契机,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和客家民居外立面改造工程,引导和鼓励群众利用好“空中”资源和“政策”红利,拆除房屋天面铁皮瓦改造安装光伏电站。
“我的光伏就有600多平方米,一年效益会有6万元,再加上政府100平方米有200元的奖补政策,5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很是划算。”村民叶先生说。
在村委的带动下,周边群众也参与到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中。数据统计,该村共有约200多户村民参与到光伏发电改造之中,每年增加群众收益约200万元,不仅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还改善了乡村面貌。
多元化产业,能让乡村发展更长远。东升村择优选聘广东康祺健康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梁雨作为“产业村长”,探索实践“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市场运作、群众参与”模式,重点发展文旅观光、餐饮民宿服务业。
“产业村长”作为农村产业带头人,充分立足自身优势,影响带动辖区内12家大型餐饮店发展。
每逢周末,东升村的餐饮店便会迎来人流量高峰。咖啡馆内,新潮男女穿着亮眼的服装,悠闲地品尝着咖啡,时不时用手机将这快乐时光记录下来;美食老饕早早地就把城林厨苑前的停车位停满,抢着将美味菜肴大快朵颐;树下有鱼日式炭火烧肉,打卡的人络绎不绝。
“现在,我们成立了东升文旅强村富民公司,接下来将探索更多产业发展的方式。”梁和庆说。
民风之变
移风易俗让乡风更文明
近期,三角镇东升村开展了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 破除陈规陋习”主题宣传活动,村党委书记朗朗上口的俗语,给不少村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婚事新办尚新风,喜事俭办见真情,厚养薄葬传孝义,修身齐家纳德福。”
“天下彩礼爱禁止,夫妻恩爱福满堂。”
“有时间,莫闲逛,千万莫去赌博场。”
……
活动现场,梁和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呼吁村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勤俭节约、从简办席,自觉抵制铺张浪费、封建迷信、高价彩礼的陈规陋习,并为村民宣传免除户籍人口殡葬基本服务费用、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政策和婚事新办简办等相关惠民政策。
“这几年,村里积极宣传移风易俗理念,引导大家转变思想观念,培育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尚,现在铺张浪费的现象少了,人情往来轻了,村里的风气变得越来越好,邻里氛围也更加和谐。”对于移风易俗带来的改变,村民陈先生由衷赞叹。
传播文明新风尚,营造移风易俗良好氛围。近年来,东升村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持续加大移风易俗宣传力度,并不断加强巡查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陈规陋习。在弘扬正能量的同时,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摒弃不良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理解多了,和气多了,文明之风吹遍了整个东升村,大家对乡村改造的事宜也越来越上心。
在客天下观光路一侧,新的停车场已投入使用。停车场的建成,离不开村民的大力支持。“我们到群众家沟通时,不少群众大方地表示,如果建停车场涉及自家部分的土地,他们愿意无偿捐献供村内使用。”梁和庆说。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东升村的村民积极主动参与让地建设公共小公园、停车场、公厕,目前已建成3处小公园,4处公厕。
“接下来,我们将谋划更多惠民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更多文娱活动,丰富村民们的业余生活,让文明乡风在东升村持续吹。”梁和庆说。
转载: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