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当前位置:首页
西郊街道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5-07-01 11:40:39  浏览次数:-
【字号: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郊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立足西郊实际,以头号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以“学”促干,抓党建正作风,党的基层建设实现新提升。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固本强基推动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要求。

——思想根基持续筑牢。我们扎实开展学习教育,严格执行党章和党内生活准则,深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读书班、理论学习中心组等会议形式44场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支部书记全覆盖开展党课授课57次,开展“百万党员进党校”培训4场,培训700多人次,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深化内化,引导党员干部学深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阵地建设融合共进。我们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聚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两大目标,对照场地规范化建设水平、阵地作用发挥水平等基本事项,精准摸排分类,针对三角塘社区和西郊村2个C类党群服务中心制定专项整改计划,三角塘社区已迁至新址。我们聚焦党建网格建设,街道全域推行“党建+全科网格”,推动2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420名在职党员到村(社区)双报到,助力“百千万工程”、民生服务,开展红色网格服务活动356场,加强与群众联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巩固党群鱼水情。

——从严治党巩固深化。我们紧盯上级确立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党员干部作风、村(社区)工程建设项目等8个重点整治项目,坚持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督促职能部门发现问题224个,推动问题整改219个,开展谈话提醒21人次,批评教育2人次。我们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坚决惩治损害党的执政根基的“蝇贪蚁腐”,核查问题线索2件,立案4人(涉群腐3人),党纪政务处分3人,挽回经济损失1.59万元。我们深化以案促改,深挖贪腐问题背后涉及的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工程建设等方面制度机制,推动完善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和管理规则制度,完善《西郊街道办事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西郊街道村(社区)报账规范》等4个制度文件,促进制度优势更好转换为正风肃纪反腐效能。

——党管武装深入推进。我们坚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军地“一盘棋”推动后备力量建设取得高质量发展。全面完成13个村(社区)民兵连挂牌,选派30多名民兵参加民办骨干训练,荣获红色故事讲解员比武“三等奖”、“我为祖国唱赞歌”歌咏比赛个人“二等奖”团体“优秀奖”。我们坚持聚焦使命任务抓备战,管练用相结合,出动民兵100多人次参加梅县区、蕉岭县抗洪救灾等艰难险重任务,出动民兵2000多人次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绿美梅江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行动,充分彰显使命担当。我们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充分利用朱云卿事迹陈列室、双拥主题公园开展国防教育,接待20多场次参观学习,引导干部群众感悟革命先辈伟大事迹,汲取奋进力量。我们大力推进人才强军,开展“戎装披挂凌云志,青春不负少年郎”主题征兵活动,今年春秋两季输送9名青年入伍,超额完成全年总任务数。

        (二)向“新”而进,谋项目促发展,经济发展动能取得新突破。坚持把“融湾振兴”战略目标与西郊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用足用好《梅州方案》、《若干措施》和省市区配套实施方案,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增能。

——招商引资增势能。我们坚持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聚焦补链强基、延链扩容,成立招商引资工作小组,外出招商9次,联合广州、深圳招商队,成功引进绿舟酒店、星谷生态科技餐厨废弃物收集处置、世爱科技公司飞行遥控器生产建设3个招商纳统项目,总计划投资额1.25亿元,12月新增利兴新能源汽车集成中心、新汽车奇瑞ICAR4S店销售与服务等3个招商纳统项目,投资额新增3.37亿元。我们坚持多点发力,贯彻落实梅江区推动百名乡贤投资兴业共建家乡行动方案,一年来召开乡贤座谈会暨乡情通报会3次,加强与本地乡贤和外出客商沟通衔接,用好乡贤客商信息渠道人脉资源,牵线搭桥以商招商,今年落成埃安汽车出行中心、新大地纸品制造、奇瑞捷途汽车4S销售与服务等7个乡贤项目,切实以招商引资新突破助推高质量发展新提升。

——“四上”企业蓄潜能。我们深入实施“暖企”行动,落实“一企一策一联系人”制度,共计走访了解221次企业,收集企业12条关于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企业用地、融资、平台搭建等方面16个问题,全面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街道目前共有“四上”企业28家,拟培育企业35家,今年来完成新天地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文佑汽车贸易公司等8家企业纳入“四上”企业库。

——营商环境赋新能。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推进监管工作精细化管理,今年共引导无证无照经营办照81家,办证43家,回访新设个体户626家,企业105家,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努力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到一个窗、就能办成一件事,精简办证时间,加快政府职能转化,市监窗口今年来累计办理业务1925单,其中营业执照新办638份,变更336份,注销501份;食品经营许可证新办205份,变更18份,切实推进政务服务营商环境提质提效。

        (三)融“内”而生,夯基础激活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新提升。坚持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粮食安全根基稳固。我们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度,坚决扛牢“责任大旗”,严守耕地保护底线,完成耕地恢复6.54亩,依法依规对黄塘村内涝改造工程推填土施工便道占用耕地图斑7.08亩整改,违法占耕整改进度90%。我们坚持“藏粮于地”,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顺利完成2024年度春播、夏种及冬种2200亩粮食和油料生产任务,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特色产业持续壮大。我们聚焦省市区“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锚定“现代康养文旅产业街道”发展定位,依托黄塘医院周边医疗、环市西路汽贸和望杏坊人文资源,谋划医疗、汽车、文旅三大产业社区,培育江北片区三大产业增长极。以国省道、高速路沿线房屋风貌管控及临时建筑(铁皮瓦)专项整治为契机,推进沿线厂房改造升级,编制规划《梅江区西郊街道低效用地前期可研分析研究》,谋划生物医药大健康、现代汽贸两大产业园培育未来新质生产力。我们主动对接“5街20巷”,活化利用朱云卿故居等红色革命遗址4处,建成朱云卿陈列室、鹤和楼、曾宪梓事迹陈列馆等多个文化节点,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用活望杏坊传统古民居,租赁山川亭梁屋等客家特色民居对外招商,发展住宿、餐饮、文创等休闲文旅业态。

——集体经济稳定增长。我们聚焦黄塘医院及望杏坊周边停车难题,充分盘活各村集体低效闲置土地约2.5万平方米,建成生态便民停车场21个,提供停车位848个,每年增加村(社区)集体收入60多万元。街道7个社区经济收入实现“零”的突破。我们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抓手,学习先进经验,成立“西城联创”1家强镇公司和西区、桃西2家强村公司,聘请5名产业村长、1名乡村职业经理人,探索集体经济市场化运营,2024年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50万元,平均同比增长26.46%。

        (四)向“美”而行,添新绿优环境,人居和美画卷实现新提升。用心答好环境综合整治优先题、风貌管控必答题、人居环境基础题、绿化美化加分题,坚持以城乡环境协调推动西郊区域发展协调。

——绿美生态画卷持续绘就。我们坚持党建引领,贯彻《梅江区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绿化“12345”工作指引》,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500多名党员积极参加“五带头”行动,引导乡贤、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通过捐资捐物、认捐代种等形式,发动认捐代种金额26.809万元,干部职工捐款16070元,完成植树11399株,先后栽种“党员先锋林”“人大代表林”“乡贤林”等16个主题林。我们坚持因地制宜,以西区典型村3条风貌管控带为主轴,串联珍珠公园、望杏坊古民居节点,在房前屋后可绿化地见缝插绿,打造庭院绿色风光,建成小公园、景观小节点15处,让“推窗见绿”成为常态,勾勒美丽生态乡村田园画卷,共同绘就步步有绿意,处处皆美景的绿美画卷。

——人居环境风貌持续提升。我们全力攻坚“三清三拆三整治”,开展村(社区)结对共建活动,汇聚全街道力量,合力推进“三拆除”工作。街道5个村合计完成“三拆除”任务549处,完成率达102%,全区率先100%完成。同时,自我加压纵深推进老城区风貌管控提升,累计完成218处铁皮瓦整治。西区村“三拆除”先进经验——“高”“严”“紧”“实”四字诀受到梅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通报学习。我们深入推进铁皮瓦整治,广州建筑完成国省道环市西路沿线农房、厂房屋顶铁皮瓦和赤膊房改造230栋,完成西区典型村铁皮瓦和赤膊房改造236栋,动员群众自行拆除屋顶铁皮瓦169户,整改面积2万多平方米。我们集中推进“三线”整治,清理“蜘蛛网”“飞线”等乱象60余处,完成典型村缆线落地项目,弱电完成522捆扎,3115米主缆线800米支缆线完成落地,建成154个通信光交配套建设,强电完成4处落地3591米规整。老城区天际线焕然一新。

——城市精细管理持续发力。我们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行动,推进城市管理、环境卫生、道路交通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以办事处集中整治+各村(社区)自行整治相结合,整治房前屋后乱堆乱放312处,处理小广告牛皮癣117处,清除废旧大件杂物45处,规劝流动摊贩制止占道经营201处,清理乱停乱放挡道车辆53辆,清运垃圾32.7吨。我们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三新四讲”“铁军精神”提升执法效能,处理市容“六乱”行为16485宗,接待群众市容来访68人次,处理相关投诉413起,进一步巩固创文成效。

        (五)与“民”同心,办实事解民忧,民生福祉增进取得新提升。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民生保障向实迈进。我们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对辖区11类重点人群共630人建档立卡并推行网格管理,完成142户在册低保、35户特困、12户低收入人员年度复核,联合华南康复医院对37名特困人员进行生活能力治自理评估;做好未成年人专项保护,落实留守儿童、无人抚养儿童每月和季度探访制度;积极推动残疾人就业,组织11名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

——城市更新向优提升。我们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充分遵循居民的意愿,努力改到群众心坎上,“住有所居”逐渐转向“住有宜居”,今年续建老旧小区周边配套基础设施项目1个,新开工老旧小区主体改造项目3个,共推动改造老旧小区改造24个,新峰路沿线乐育中学教师宿舍已进入收尾阶段。我们聚焦群众“心病”,去年3月动工实施城中村内涝整治项目工程,总投资5659.8万元,整治内涝点位28个,完成排水管敷设2845米,改建水渠602米,告别城市“看海”。我们坚持“水岸同治”,完善城区河道基础设施建设,对黄塘河护岸水利工程,进行加固巩固和能力提升,积极争取超长期国债2833万元,谋划推进黄塘河河堤加固440米重力式毛石河堤工程建设,已完成249米挡墙、排水箱涵163米。

——道路交通向好发展。我们着眼突破老城区交通瓶颈,整合利用“三清三拆三整治”整理出的零散土地,拓宽好家园山川亭、西来庵至罗子角段为双向车道路面,4条村道实现“白改黑”,改造提升45条道路及背街小巷,打通好家园背、山川亭、沙子墩、瑞景花园到环城路河堤断头路合计1200多米,解决困扰正兴城及其周边万余名群众10余年的出行难题。

——文化服务向广覆盖。我们坚守公共文化服务的“为民立场”,不断提升文化供给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年组织开展文体表演活动6场、公益活动35场,全民阅读活动13场,开展妇女节、国庆节文艺晚会活动2场,街道综合文化站通过省级评估,获评特级文化站。我们以保护和传承为媒介,充分挖掘历史人文资源,稳步推进敦睦堂、朱云卿故居、梅州市委旧址等4处红色革命遗址修缮保护和陈列布展,推荐橘杏捶匠、西郊特色牛肉丸为2024年度非遗项目,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六)向“稳”而行,保安全守底线,社会和谐稳定取得新提升。统筹发展与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抓主抓重、主动创稳,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安全生产持续稳固。我们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安全教育培训3次共116人,与辖区233家重点监管企业及2127家“三小场所”签订责任书,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检查重点企业560余次,发现隐患613处,整改610处。我们实施群防群控,构建消防安全监管网格化监督管理体系,今年1月查获出租民房内非法充装、储存、销售液化石油气“黑窝点”,有力筑牢安全屏障。

——基层治理高效有序。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四进”解纷工作法持续推进“1+6+N”工作体系建设,纵深推进基层治理,做实矛盾纠纷化解,街道三级人民调解组织排查调处民事纠纷274件,未发生因调处不及时、不得当而产生“民转刑”案件,辖区刑案警情下降19.3%,民事纠纷案件数量下降11.5%。我们着力加强信访维稳排查稳控力度,推进“无信访村(社区)”创建,全年受理办结来信来访案件740宗,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合力诉求,确保“五个不发生”。

——普法宣教有力有效。我们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普法和守法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八五”普法规划,紧抓重要节点,利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学日”组织开展法律进村(社区)、进学校活动7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普及群众800多人次。我们建强普法宣传队伍,以“法律六进”为抓手,充分用好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制度,2个驻村(社区)法律顾问至今累计服务群众600多人次,提供法律咨询400多人次,参与人民调解20多宗,提供法律意见20多条,举办法治讲座52场,上报信息52条,引导群众以合法方式和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