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关系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2023年以来,位于金山街道的芹洋花园小区以投放收集齐优化、“两网融合”齐促进、“四位一体”齐发力,“三步走”破解安置小区垃圾分类难题,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先行,让垃圾分类工作往深处走、往实处落,推进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为好习惯,打造共建共治共管共享新格局。
投放收集齐优化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逐步推进,垃圾分类投放点改造也被提上日程,市环卫局统筹省级专项资金,全力推进标准化示范小区建设。芹洋花园作为金山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有居民楼30栋,住户1983户,原来的31个分类投放点,通过撤桶并点、升级改造为12个误时投放点,集遮雨、照明、洗手、宣传、电子督导等多功能于一体。创新使用“太阳能照明+电子语音督导”技术,解决了垃圾分类亭用电难的问题,实现24小时感应照明和语音督导,基本实现“定时定点+误时定点+撤桶并点”,科学优化调整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时间和频次,实现小区人居环境“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目标。
“两网融合”齐促进
为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市环卫局积极配合市商务局在芹洋花园引进低值可回收企业,率先引进可回收物、旧衣物智能回收设备,利用“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的形式为居民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再生资源回收交易服务,完善示范小区回收网络体系,推进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促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实现源头减量化、资源化。
四位一体”齐发力
提升居民的分类意识和水平也是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重要的一环。2023年,市环卫局联合区文明办开展“垃圾不落地 分类我先行”倡议活动,全区掀起垃圾分类宣传热潮。芹洋花园因地制宜,设置垃圾分类宣传栏,及时宣传、公布垃圾分类相关信息。
通过不断吸纳党员志愿者、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村级网格小组成员等组建督导员队伍,形成“党建引领、村级主导、物业协同、志愿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四位一体”工作格局,打造垃圾分类共建共治共管共享新格局。
南方+记者 梁时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