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阳镇在梅江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风眠故里•画里西阳”这一建设目标,做活人文山水文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西阳镇徐徐展开。
【实习记者 常振燕: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省道S333线,这条省道是西阳镇的交通大动脉。这些年,随着交通道路的升级改造以及周边产业的发展,给西阳镇和周边的乡村带来了不少的改变,接下来就跟随着我们的镜头,一起沿着省道看一看西阳镇都有哪些变化吧!我们可以看到,这条道路特别宽敞整洁、路面标志标线也是非常醒目,还有沿街店铺也是整齐划一。】
近年来,西阳镇始终把关注和改善民生摆在首位。在省道S333沿线,相继建成开放的“风眠绿道”和西阳社区体育公园,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小型足球场等运动设施一应俱全,为附近村民健身休闲提供了绝佳的场地。
【村民:以前这里有个大水沟,非常低矮,现在砌的很高,做的很好了。】
【村民:我当时就说,如果在这边铺一条路供大家在河堤散步就非常好,现在终于实现了。大家都会来散步。】
【西阳镇党委副书记 余苑梅:接下来我们将在周边建一个亲水公园和光伏长廊,为周边群众提供一个休闲、锻炼、娱乐的好去处。】
记者乘车沿着省道继续往前走约5分钟,便来到了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者林风眠先生的家乡——阁公岭村。这几年,西阳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五美”环境建设,村容村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林风眠先生画中的远山、流水、芦苇,还有对故乡的印记,已经变成现实中的诗情画意。
【阁公岭村 村民:门楼、道路建设得越来越漂亮。现在房子像新的一样,修缮得很漂亮,附近的人休闲都会过来这边玩。】
【阁公岭村 村民 林伯:之前是杂草丛生的地方,现在帮我打造了一个花园。村里变化特别大,大变样。】
为进一步发挥“百年巨匠林风眠”名人效应,西阳镇加大力度保护和活化利用林风眠故居,围绕林风眠生涯重要历程和艺术展示,建造了风眠纪念馆和风眠艺术公园,打造了还原展现林风眠画风的白宫河风光,打造如诗如画的写生基地。
【实习记者 常振燕:我们从阁公岭村出来,现在来到了国道对面,这里是著名的写生基地“白宫云水谣”。现在是临近傍晚的时间,有不少的村民在这里嬉戏游玩、散步,伴着绿树成荫和潺潺的流水,这里的画面真是美不胜收!】
【阁公岭村书记:白宫河以前河道特别浅,周围杂草丛生。2014年对白宫河开展全线整治以后,修筑了生态河堤,建设了亲水栈道,升级了河岸植被,增加了休闲节点。】
【游客:(环境)还可以,我以前没来过这里,这里很安静,舒适感很强,空气好,看到很多小朋友玩得很开心。】
【实习记者 常振燕:顺着省道往前走,我现在身后所在的位置是西阳白宫供销社助农服务中心。这里以前属于老旧资产,不仅存在安全隐患,破损还比较严重。2021年升级改造之后,这里与蔬菜产业园、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小农户之间,架起紧密联系的桥梁。】
强惠农业是供销社的合作企业之一,也是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共有蔬菜基地1032亩,带动周边新联村、太平村、岗子上、菜阳坑等地种植蔬菜面积3000多亩,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之一。
【梅州市强惠农业公司总经理 阙文光:我们这个基地共200多亩,日产量5-6吨。有优良品种就推广给农户种植,对他们的管理进行全方面的技术服务,通过保价回收的模式跟农民收购。】
【种菜村民:之前(菜)的价格不是很好,后来老板负责收购,价格就还算可以,我们种菜也放心了,又在这里做工,住的非常近,自己家里也能帮上忙。】
【梅江区西阳镇 副镇长 饶国焱:西阳镇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聚焦科学种植、提质增量、品牌建设、产销融合等关键环节,不断提高“菜篮子”供给水平。激活农村劳动力潜力,促进人才回流、技术升级和农民增收。】
从国道驶向深山,在大山深处,一个独具特色的山村宛如世外桃源一般呈现在记者面前。这里就是笙竹村。书屋、小酒馆、咖啡馆、民宿等一批新业态集聚在这里。通过植入文旅产业,如今的筀竹村已经成为众多市民假日休闲“打卡”的网红旅游胜地。
【实习记者 常振燕: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位于筀竹村落中的本真书屋,这里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书屋,开门见山,我们能在密林中与自然对话;关门读书,我们也能在书中见识到大千世界。】
【游客:我在网上看到的,放假了和朋友一起过来散散心,喝喝咖啡,看看风景。来到这里让人心旷神怡,让人很舒服。】
近年来,西阳镇积极抢抓梅江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机遇,以白宫河沿线“十村联动”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为引领,高标准打造 “红色北联”“桃源筀竹”“烟雨阁公岭”“大美明山”等一批精美乡村,发展“红+绿”“农+旅”“文+旅”产业,推动乡村“美丽”振兴。
【梅江区西阳镇党委副书记 余苑梅9635:接下来,西阳镇将依托我们各社区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镇村联动,群策群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高质量发展西阳样板,在新征程上书写更为精彩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