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梅江区三角镇三角村党委盘活现有村级资源,着力解决带动作用不强、管理方式不活等问题,切实打通农村商贸堵点,努力把农村短板变成“潜力板”,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三角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已从2020年的147万元增长至191.9万元,预计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200万元。
强机制
培育市场化经营主体
三角中心市场作为三角镇人流量最大的农贸市场,原有商贸经营模式较为传统,内部基础设施老旧,环境卫生脏乱差。
2021年,三角村党委紧扣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契机,以农贸市场综合治理作为为民服务和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具体抓手,对三角中心市场实施升级改造,并建立起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
即由三角镇政府负责总体谋划、沟通协调、争取资金支持;三角村经济联合社(村委会)负责管理运营市场和解决土地集约;村民小组负责集约土地和土地折价入股。
通过培育利益主体更集中、经营方向更聚焦的市场主体,三角村建立合作共赢新模式,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寻突破
形成滚动发展资金池
解决启动资金和持续发展资金是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基础和前提。三角村党委解放思想,大胆作为,在三角中心市场升级改造前夕,主动联合租赁企业、施工单位、村民代表进行座谈协商,探索出一条融资新路子,有效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镇、村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将市场10年经营权提前租赁(由承包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第一年租金120万元,租金每3年递增5%,签订合同时承包方须预交3年租金。两方股东将预收租金作为市场升级改造项目启动资金,不足部分则用市场未来盈利额支付。
通过如上方式,三角村成功将三角中心市场打造为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年收入超120万元的现代化农贸市场。
固根本
充分体现村民主体性
三角村党委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广泛听取村民意见,敢于打破“干部在干、村民在看”“政府主动、村民被动”的传统局面,坚持让村民成为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
通过盘活村闲置办公室改造厂房、动员村民把自有老屋改造单间民宿进行出租等方式,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收约4.2万元。同时,村集体经济收入投之于民、用之于民,利用市场周围闲置地块,建成2个收费停车场,总计37个停车位,既规范周边停车秩序、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收约7万元。
同时,三角村充分拓展村民的文娱活动,举办“赴圩节”等颇具传统的活动,实现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同向而行。
转载: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