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仪聊过很多,但这些细节你可能忽视了
血糖仪主要用于了解糖尿病患者居家血糖控制的情况,并根据血糖值来评估饮食、运动管理的效果及药物疗效,是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管理的重要工具。市面上在售的血糖仪琳琅满目、功能多样、价格不一,如何挑选一款物美价廉的产品?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忽视哪些问题?
糖尿病患者在购买血糖仪时,需要重点考虑四个方面。
1.准确性:检测结果是否准确是糖尿病患者选购血糖仪时的重点考虑。根据《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标准要求,用血糖仪测的末梢全血血糖值与医院生化仪测的静脉血浆血糖值相差不应超过±15%。换句话说,血糖仪检测的结果只要在这个范围以内,准确度就符合要求。当然,两者相差越小越好。
从工作原理上看,血液中的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发生酶促反应,产生电子或颜色反应,血糖仪通过测定电流大小(即“电化学法”)或试纸颜色变化(即“光化学法”)来反映血糖的浓度。一般说来,以电化学法为检测原理的血糖仪检测结果误差较小,且试纸不容易受外界环境的污染,测试结果更准确。
2.便捷性:体现在是否操作简单、便于携带、智能记录等方面。使用者最好选择免调码、操作简单、更换电池方便的血糖仪,以减少误操作的发生。为了减轻采血带来的痛感,可以选择能多部位采血且需血量较少的血糖仪。老年人或视力欠佳的糖尿病患者建议选择显示窗大、清晰度高的血糖仪。
3.价格:在选购血糖仪时,不能只看血糖仪仪器自身的价格,还要考虑血糖试纸等耗材的价格。血糖仪的购买是一次性的费用支出,但试纸的花费却是长期的,选择价格实惠且能保持稳定供应的试纸,可以节省不少经济开支。
4.售后服务:血糖仪的售后服务如何?是否有24小时免费客户服务电话?血糖试纸供货是否充足稳定?这些也是使用者在购买血糖仪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大品牌的厂家在上述方面做得都较好,一般不用担心“有炊无米”的情况发生。
目前新开发的智能血糖仪,除了基本的检测功能外,还具有一些附加功能,如存储、记忆、数字传输等,但价格相对较高,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经济能力合理选择。
血糖仪的校准,是利用模拟血糖液(购买时随仪器配送)检查血糖仪工作是否正常。模拟血糖液含有已知浓度的葡萄糖,可与试纸条发生反应,如果测得的结果与已知浓度相符,说明血糖仪准确。要注意的是,模拟血糖液不宜冷藏或冷冻,开瓶后有效期为3个月。
当然,患者也可以空腹前往医院,同时抽取静脉血化验和采末梢全血用血糖仪测量,再将两者结果进行比对。如前所述,血糖仪的检测结果与静脉血糖检测值相差15%以内视为比较准确,可以继续使用;反之,要及时更换血糖仪。
存放:血糖仪要放置在干燥清洁处,正常室温下存放即可。
清洗:使用一段时间后,血糖仪会被血迹、灰尘、纤维等污染,而影响血糖检测结果,因此,要定期清洁和保养。清洁时,最好用软布蘸清水擦拭,然后用干棉签擦干。不能使用清洁剂或者直接用水清洗血糖仪,以免损坏仪器。
试纸保存:试纸必须放在包装盒内保存,并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以防试纸受潮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使用时,不要触碰试纸条的测试区。试纸条开封后,有效期约为3个月,因此,需在包装盒标记启封日期。
1.不要把血糖仪放在磁场、移动电话、微波炉等物体附近,因为磁场可使血糖仪发生磁化,从而影响血糖仪的性能。
2.血糖仪正常工作的温度是10℃-40℃,湿度是20%-80%。测试环境太冷、太热或湿度过大均会影响其测定值的准确性。
3.试纸要注意密封防潮,从瓶中取出试纸后应立即拧紧盒盖。试纸在阴凉干燥处存放即可,不要放在冰箱内储存。
4.检测前,应先检查血糖仪显示的代码与试纸包装盒上的代码是否一致,确定代码无误后方可测试。每款血糖仪都必须使用与之匹配的专用试纸,不能混用。
5.皮肤消毒不要用碘伏,因为碘伏可与试纸上的葡萄糖氧化酶发生反应,导致测试结果偏高。建议用75%的酒精消毒皮肤,而且要等酒精完全挥发后再测试,以免酒精稀释血液影响结果。
6.采血时进针深度不宜太浅,不可用力挤压手指,这样会使组织液混入血样,导致血糖检测结果偏低。
7.注意检查血糖仪的电量。电量不足同样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