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说起2021年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副科长蔡义就用了4个“百分百”来概括:地表水8个国考、11个省考断面均达到考核目标要求,达标率和优良率均为100%;5个地下水国考点位水质均达到考核目标要求,达标率100%;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保持在Ⅲ类以上,达标率为100%;年度省、市民生实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完成率100%。
近日,记者采访了市水务局等相关部门,并到梅县区新城水质净化厂、梅江区城北镇玉水村走访,了解我市河湖水环境保护、城镇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情况。
提升治理效能 守护城市环境
记者来到梅县区新城水质净化厂时,技术人员正在开展水样抽检。净化厂收集的生活污水来自梅县区华侨城、大新城等四个片区,每天约有4万多吨污水汇聚于此,经层层处理,浑浊的污水变成无异味的清水,“哗哗”流向出水渠,再直排至程江河。运营企业梅县区广业环保有限公司厂长余素珍介绍说:“目前,净化厂一、二期提标改造项目已全面完工,全年处理污水总量可达1700万吨,出水标准从原来的一级B提升至如今的一级A标准,对河流保护和水环境提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在梅县区新城水质净化厂,技术人员正在开展水样抽检。
提升污水收集率是治污的关键一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建设科副科长赖维纲告诉记者,2021年,我市新建县城以上污水管渠68公里,改造城镇老旧污水管网22公里,目前,全市县城污水处理能力可达58万立方米每日,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下来,我们将着力提升污水处理设施效能,使污水处理率、收集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赖维纲说。
梅县区新城水质净化厂收集的生活污水来自华侨城、大新城等四个片区,经层层处理,浑浊的污水变成无异味的清水。
周溪河位于梅江区金山街道周溪村,清澈的河水沿景观石流淌下来,形成层层跌落的景观效果,难以想象这条河流曾是劣V类水。市水务局河库科科长温友君表示,这是我市中小河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体现,2021年,我市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五清”工作,年度整改销号河湖“四乱”问题166个,清理水面漂浮物约15.3万吨,高标准完成年度81.6公里碧道建设任务,有效保护了河湖水环境,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目标。
周溪河沿岸景观优美,河水清澈。(吴腾江 摄)
消除污水横流 提升乡村颜值
梅江区城北镇玉水村是中国传统古村落,近年来成为市民近郊游玩的好去处。“以前,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村道或旁边的水渠里,村民散步都要躲开路面污水。”玉水村村委委员朱川介绍说,去年底,玉水村完成了5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网铺设,实现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彻底改变以往污水横流的现象。
玉水村统一收集农村生活污水的管道,路面干净整洁,一改以往污水横流现象。
玉水村村民朱明华说,“藏”在地下的污水处理设施发挥了大作用。“污水统一收集处理后,村道干净整洁了,走在路上闻不到臭味,我们住得舒心,还能给游客留下好印象。”老人笑着说。记者了解到,过去一年,我市纳入民生实事办理储备库的110个自然村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有效缓解了农村水污染问题,也提升了乡村“颜值”。
玉水村村民说,“藏”在地下的污水处理设施发挥了大作用,彻底改变以往村道污水横流的现象。
站在新起点,我市在2022年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以赴做好断面水质达标保护工作,保障饮用水保护区水质安全,组织实施入河排污口整治,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等,不断提升全市水环境质量。